• <sub id="wdlz2"><strong id="wdlz2"></strong></sub>
  • <acronym id="wdlz2"><li id="wdlz2"><address id="wdlz2"></address></li></acronym>
    <u id="wdlz2"></u>

  • <td id="wdlz2"><sup id="wdlz2"><i id="wdlz2"></i></sup></td><delect id="wdlz2"><ruby id="wdlz2"></ruby></delect>

    1. <td id="wdlz2"><sup id="wdlz2"><i id="wdlz2"></i></sup></td>
      <acronym id="wdlz2"><li id="wdlz2"><nav id="wdlz2"></nav></li></acronym>
      今天是:
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文化茅臺 > 傳奇茅臺

      昔日三酒坊今日國家二級企業

      發布時間:2017年07月05日

      分享至:
      打印
          茅臺酒廠位于貴州省仁懷縣城西北約11公里處茅臺鎮,茅臺酒因產地而得名。茅臺鎮地處赤水河谷,大青山麓,這里群山環抱,綠水中分,風光秀麗,景色宜人。
          茅臺酒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據史籍記載,漢武帝時,貴州境內仁懷縣域屬古鳛國而近巴蜀,《史記·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》載:“獨蜀出枸醬,多持竊出市夜郎?!泵┡_一帶釀制的酒亦屬此列。公元1108年(宋·大觀二年)前后,茅臺一帶已釀制比較好的“風曲法酒”(見宋·張能臣《酒名記》)。1704年,以茅臺命名的“茅春”、“茅臺燒春”、“回沙茅臺”等酒,均為茅臺酒的前身。1804年(清·道光二十年)“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”,“家唯儲酒賣,船只載鹽多”,茅臺釀酒業出現繁榮昌盛局面,茅臺酒已博得“酒冠黔人國”:“茅臺燒春最香冽”的贊譽和“茅臺村制酒,黔省稱第一”的高度評價。
          1863年左右,遵義商人華檉塢受四川總督丁寶楨之邀,到茅臺創辦“成裕酒房”(后更名“成義”),1870年,茅臺又有“榮太和”燒房(后更名為“榮和”)創建。1929年,“衡昌燒房”(后更名為“恒興”)又在茅臺創建,至此,三家酒房在茅臺爭相發展。
          新中國成立后,人民政府接收、歸并和贖買了“成義”(華茅)、“榮和”(王茅)和“恒興”(賴茅)酒房,成立了地方國營貴州茅臺酒廠,當時三家酒坊僅有工人50多人,年產酒30噸。
          新中國成立30多年來,茅臺酒廠發生了根本變化,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國家對茅臺酒廠的生產和建設極為關懷和重視,逐年撥款進行擴建和改造。1985年以來,以鄒開良廠長為首的現任領導班子團結一致,帶領全廠職工,發揚“我愛茅臺,為國爭光”的企業精神,堅持改革,奮力拼搏,不斷進取,使生產和建設得到長足發展,茅臺酒產量大幅度增長,質量穩定提高,各項指標合格率都超過國家規定要求,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極高的聲譽,遠銷43個國家和地區,年創匯300多萬美元,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。企業經濟效益也不斷增長,還清了歷年技改貸款2000多萬元,上交國家稅利7000多萬元,擁有固定資產8000萬元,形成了年產1700噸茅臺酒的規模。生產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,機械化和半機械化設備有所增加,糧、煤、電耗和成本大幅度下降,擴建工程將于明年全部竣工,老系統改造逐年進行,職工思想素質、文化素質和技術素質不斷提高,1988年,茅臺酒廠被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。
          今天,有著悠久歷史的茅臺酒廠日新月異,萬象更新。廣大職工在發揚歷史、繼承傳統的基礎上,以科學求實的態度、改革創新的精神,不斷進取,為茅臺酒的光榮歷史譜寫著更光輝燦爛的新篇章。

      瀏覽次數:

     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

      版權所有 2019 黔ICP備17011675號-1 經營許可證編號:黔B2-20050029

      貴公網安備 52038202001007號

      免费av在线一区不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