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我們來了解一點關于酒的歷史。在中國,我們廣泛的認為酒的出現是人類向自然界學習的過程。首先由自然界偶然形成了最初的酒,然后人類慢慢學習,發展。然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同樣有酒的存在。在西方國家,最早出現酒是用來祭祀,然后是用作醫療,最后才慢慢走近人們的家中。
在我國古代“酒”便深度的融入社會中。發展到宋代已經形成了政府管控為主導的酒館,以及民間的腳店(供客人臨時休息的地方),酒肆。也就是說,大的酒館是國家管控,給你原料。釀多少酒,和酒的價格是統一的。是政府壟斷性的供酒。而到了一些小的地方,政府也就不管了。
我國古代人民又多喜歡酒呢?在一些小的腳店,酒肆,往往廣大的勞動人民去了用手蘸點兒店家準備好的一盤鹽,然后直接喝完酒就走。就算是到了近代史,前幾十年還有窮人嘬著鐵釘喝酒(喝酒沒吃的,就舔點兒鐵銹味兒。)因為當時生活條件不好,一些有錢的人會把腌好的咸鴨蛋吊在桌子上方,用筷子點咸鴨蛋喝酒。
可以說“酒”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。為什么?因為在整個地球各個區域,在人們的交流受限的情況下?!熬啤币淮未卧诓煌胤脚既坏某霈F。那么這種偶然就一定是歷史的必然選擇。當然了不論怎樣,酒一定要少喝。
我國每年因酗酒導致的立案數400多萬起。全國超過2000萬人酒精依賴成癮。想想宋代時,行酒令是宋詞,文人雅士行之有度。今天行酒令是骰子,劃拳等等,喝酒也變成了三個境界,如一個小品里說的“文人”“武士”“傻子”。
如果你喜歡經常喝酒,經常醉。長點兒心吧,咱們不說喝酒傷身,喝完酒你容易“傷人”。一個男人怎么連這點自控能力都沒有嗎。
如果你說應酬需要,喝那么多,是誰去心疼你,照顧你。應酬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還是為了身邊人更幸福的生活。這種應酬到底能換來什么,好好想想。
凡事要適度。量力而行。
